• <delect id="pkf5z"><center id="pkf5z"></center></delect>
    <video id="pkf5z"></video>
    
    
    <u id="pkf5z"><small id="pkf5z"><font id="pkf5z"></font></small></u>
    <source id="pkf5z"><center id="pkf5z"></center></source>

    <source id="pkf5z"><mark id="pkf5z"></mark></source><delect id="pkf5z"><center id="pkf5z"></center></delect>
    1. <b id="pkf5z"><address id="pkf5z"></address></b>
      緊固件的熱處理和流程規范(一)
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年06月15日 點擊數:

             緊固件冷墩成形后的熱處理主要目的是通過淬火+回火,使工件獲得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。鋼的熱處理就是熱處理中常說的四把火:退火、正火、淬火和回火,是采用適當的方式對金屬材料或工件進行加熱、保溫和冷卻以獲得預期的組織結構與性能的工藝方法和過程。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,常常配合使用,缺一不可。今天,螺絲君介紹緊固件生產中的熱處理工藝需要了解的概念和定義,同時,介紹常用的緊固件熱處理參數和熱處理設備--網帶爐。

            1、鐵碳合金相圖的有關概念

            Fe-C合金相圖是研究鐵碳合金成分、溫度、組織和性能之間關系的理論基礎,是制定熱加工工藝的依據, 和緊固件熱處理相關的概念和特征線:

            1) PSK水平線-共析線-A1線:含碳量為0.77%的奧氏體冷卻到此線時,在727 ℃同時析出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,此反應稱為共析反應。

            2) GS線-A3線:鋼材冷卻時奧氏體轉變為鐵素體的開始線。

            3) ES線-Acm線:是碳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線,實際上是冷卻時由奧氏體中析出二次滲碳體的開始線。

            由于加熱的時候有過熱度,冷卻的時候有過冷度,所以同一個相變點,加熱和冷卻不一樣,因此,加熱的時候用c表示,冷卻的時候用r表示,所以,相應的有:加熱Ac1、Ac3、Accm、,冷卻Ar1、Ar3、Arcm。

            Ac1:加熱時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的開始溫度。

            Ar1:冷卻時奧氏體向珠光體轉變的開始溫度。

            Ac3:加熱時游離鐵素體全部轉變為奧氏體的終了溫度。

            Ar3:冷卻時奧氏體開始析出游離鐵素體的溫度。

            Accm:加熱時二次滲碳體全部溶入奧氏體的終了溫度。

            Arcm:冷卻時奧氏體開始析出二次滲碳體的溫度。

            2、淬火

            淬火是將鋼加熱到Ac1或Ac3以上,保溫一定時間,然后快速冷卻以獲得馬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。

            淬火加熱以得到細而均勻的奧氏體晶粒為目的,以便冷卻后獲得細小的馬氏體組織。

            鋼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是鋼淬火中的兩個關鍵概念。鋼的淬透性是指鋼在淬火時獲得馬氏體深度的能力,是鋼材自身屬性,與選取得爐型、工藝無關,淬透性高低取決于鋼的臨界冷卻速度。
       

            其大小通常用規定條件下淬火所獲得的淬硬層深度來表示。淬硬層深度是從淬硬的工件表面量變至規定的硬度值處的垂直距離。
       

            淬硬性是鋼在理想狀態下淬火后獲得最高硬度的能力,取決于馬氏體中的碳含量。

            淬火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是淬火的關鍵。亞共析鋼的淬火加熱溫度通常為Ac3以上30~50℃;過共析鋼的淬火加熱溫度通常為Ac1以上30~50℃。

            在選者淬火冷卻起始溫度時,要綜合考慮碳含量、合金元素、工件尺寸形狀、加熱方式、淬火介質和原始組織等因素。

            保溫時間,包括工件在爐內的升溫時間、透熱時間和組織轉變所需要的時間,保溫時間的長短與裝爐量、爐型、工件尺寸、鋼材成分及技術要求有關。

            常用的淬火冷卻介質是水、油、熔鹽和熔堿等。

            通常的淬火方法,包括單液淬火、雙液淬火、馬氏分級淬火和貝氏體等溫淬火等。

            3、回 火

            回火是將淬火后的鋼件加熱到Ac1以下某一溫度,保溫一定時間后冷卻至室溫的熱處理工藝。

            回火目的是消除或降低應力,防止變形或開裂;穩定組織,穩定形狀和尺寸,保證精度;調整強度、硬度、塑性和韌性等力學性能。

            根據工件性能要求的不同,按其回火溫度的不同,可將回火分為以下幾種:

            1)低溫回火(150-250度),低溫回火所得組織為回火馬氏體。

            其目的是在保持淬火鋼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前提下,降低其淬火內應力和脆性,以免使用時崩裂或過早損壞。

            2)中溫回火(350-500度),中溫回火所得組織為回火屈氏體。

            其目的是獲得高的屈服強度,彈性極限和較高的韌性。

            3)高溫回火(500-650度),高溫回火所得組織為回火索氏體。

            習慣上將淬火加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,其目的是獲得強度,硬度和塑性,韌性都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。

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章摘自:GAF螺絲君 微信公眾號

      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_国产精品成熟女人嫖_国产欧美第一区二区_国产一级视频毛片在线